1035 #UP主# 推荐第一位UP主《李自然说》

我有幸在今年7月份在北京采访到了李自然本人,他是个思维非常敏捷,博文强识的人。

采访过后我写了一篇人物报道,希望能够回答你的问题。(原发《南风窗》,作者即本人)


七月,京城的温度迎着太阳陡然上升。

创业者李自然没闲着,在北京出差的这一周,每天都安排了六场以上的商务会面,其中一天还抽了半小时录了期《李自然说》。这样的时间安排,用他的话来说才是“有效率”。

“有效率”也体现在视频拍摄上。一个时长20分钟的视频,他的准备过程大概只有10分钟。一支笔,一张纸,构思个大体框架,就开始对着摄像头“疯狂输出”。

一镜到底、干货满满、语速极快、理性严谨是《李自然说》的几个标签。

网友们往往会惊异于一个人怎么能持续保持如此之快的语速,而且聊的内容都很硬核,人工智能、5G、出海创业、下沉市场、投资机会等等。但李自然却偷偷透露给我一个秘密。

“其实啊,我平常说话口吃。”


从“一统天下”到“伟大公司”

Youtube播放次数超过200万,《李自然说》的走红有点“蹊跷”。

相较于其他视频作者,他的视频通常表现为“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在长时间的自说自话”,有时还边走边拍,镜头发抖。

没有俊男美女,没有音乐特效,没有有趣剪辑,所有第一次看他视频的人大概都会产生迷思——这家伙咋火的?

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人气特质,“能火”靠的是内容本身的过人之处。

在北京的咖啡馆里,李自然向《南风窗》记者展示了新一期“如何获取知识”的视频提纲,从个人体验谈到方法介绍,到推荐原因,再结合时下热点抛体案例,整个流程一清二楚,仿佛程序员指下的代码,充满“秩序的美感”。

不吐槽不毒舌,结合热点,把日常观察与创业经历以平和的情绪向观众分享。导出的观点是他深思熟虑过后的。穿插着个人体验谈,视频往往给观众带来“有理有据,令人信服”的感觉。

”这是个有趣的up主!”,看到这样的评论,李自然也欣然接受,正如他每期的暗含“小小得意”的开场白所说——有趣的灵魂,聊科技人文。

视频中的李自然博闻强识,观众让他推荐些好书,也想成为有趣的人。李自然苦笑,我这个人有意思不是因为看了好书,而是因为看了太多“无用”的闲书。“读太多有用的书,是成为不了有趣的灵魂的。”

因为阅读对他的改变,要追溯到初中。

带有山东口音的李自然,出生在孔孟之乡一户书香门第,家族中连续出了几代教育大家。他天生聪颖加之启蒙早,少时便有大志。和不少爱读历史书的男生一样,他曾一度认真地想要“一统天下”,直到初中读到比尔盖茨的《未来之路》。

这本回顾微软创业史,并预测信息行业未来的书,对他的冲击很大。他第一次意识到,现代社会中,创立一个商业帝国要比“四处征战,戎马一生”要现实得多。自我意识觉醒很早的他,开始把建立一家伟大的公司作为人生目标。

与“长大我要当科学家”的童言不同,李自然对创业很上心。当同龄人还在备战高考时,他已经萌生退学念头了。父母自然不同意,希望他至少把大学念完。可大学读了不到半年,还是禁不住师兄的创业邀请,离开校门闯荡社会了。

创业初期的路并不平坦。师兄借由关系接了当地政府部门搭建网站的活,结果干完一单后,酒桌上“未来还有活可以继续合作”的话就随风飘散了。

他决定自己单干。

《魔兽争霸》打得好的他,曾获过山东省的冠军。借由名头,朋友卖他同款的键盘鼠标,赚了一笔钱。预计电竞产业的良好前景,2006的时候,他和朋友开了一家电脑硬件店。

当年电脑还不是每家每户的必备品,商家普遍是看碟下菜,懂的人卖便宜点,不懂的人多宰点。总的来说李自然做的还不错,每月能赚个两万来块,放在济南已属不错。

朋友攒钱在老家买了房,心满意足,但李自然却看到了行业的天花板。当年做的大的门店,一个月过亿的流水。而他们的店,总共才几十万的库存。

想要从小做到大,手中现金有限,根本玩不转。而一个硬件经销商也根本无法创立伟大的公司,这与他的初心相去甚远。

一时间,李自然陷入了迷茫。


如何成为“风口上的猪”?

2008年的一次闲聊成为转机。

买电脑的女顾客说老公在软件公司上班,做视频转软软件的,去年挣了4000万。

“听到那个数字的时候,我太震惊了”,李自然音量突然提高,好像女顾客的话犹在耳边一般。自己辛辛苦苦倒腾电脑,一年赚个30万不到,做个软件竟然能挣这么多钱。

2008年的时候,Ipod、PSP、还有刚刚面世Iphone 3G是欧美主流播放硬件。大部分视频需要由DVD转换格式,而市面缺乏视频转换软件。因为涉及到版权问题,海外本土公司鲜有染指,中国软件公司从中发现了商机。

李自然调查了一周,和朋友告别,招了几个山大学生,依葫芦画瓢地做起这类软件。软件出海不比国内销售,完全是不同的领域。从沟通交流、软件开发、名称翻译、海外支付,李自然从零开始学起。

这份活总共赚了20万美金。这属于他真正意义上的“第一桶金”,也是从此刻开始,李自然越来越着眼于海外业务。“相较于国内,海外业务前期要学习的肯定更多,但是营销中的’人际关系’因素却大大减少。只要提供的产品好,买卖按照基本流程来,顾客总是不缺的。”

2008年,信息产业的风向越来越吹向互联网公司,软件公司逐渐过了“黄金时期”。刚刚涉水软件行业的李自然,也觉察到了。

“许多人极速上升是因为踩对了行业,而其中大多数不是因为眼光好,只是比较幸运。”创业路上,他个人成长加速,捡回编程和英语不说,视野也大大拓宽,软件过后下一步做什么可以成为“幸运儿”,李自然一直在琢磨。

2012年,看到了互联网行业的机会,他来到了北京。

他找到了当时国内最早的打车APP“摇摇招车”的CTO,拉着他一起做了个“商品评论”的搜索引擎,主打用户网购的痛点。做了一年不到的时间,项目最终失败。

第一个自主互联网项目失败后,他加入了HotDeals.com,一个类似于美国版“什么值得买”的项目。之后还参与了个APKpure.com的项目,一个月活达7000万,仅次于谷歌的安卓商店。

赶上2015年前后的互联网融资热潮,不甘心只为他人做嫁衣的李自然,牵头做了个名为“Mera”的海外社交产品。融资一般是CEO去做的,而他在此之前做的都是“打磨产品”的执行端。如何要给投资人讲好故事,这对原本内向,不善言谈的李自然是个极大挑战。

创投圈谁都不认识,他就从参加创业活动开始,开始接触各个VC。

“很多创业故事都把拿投资写得很容易,好像一个在电话里的演讲,一次在电梯里的沟通,几分钟就能打动投资人。但其实对于大多数的创业者来说,拿投资是个特别特别难的事,要经历非常痛苦的过程。”

李自然坦言,他在拿到第一笔仅30万的投资前,拜访了几十家投资人,被连续拒绝几十次,那种挫败感他至今难忘。

创投市场上,不管金额多少,拿到投资的和没拿到投资的创业者有着本质区别。在拿到上海一家天使投资机构innospace的小额投资后,李自然开始顺了起来,接连获得多家投资机构垂青,其中包括外资投资机构IDG。

IDG资本参与中国过半独角兽公司的早期投资,是中国首屈一指的投资机构。能够被它看上,等于为项目提供了可靠的信用背书,会大大降低未来项目的融资难度。

他打动的是当时中国投资界的教父级人物——IDG的张苏阳。在办公室里说了半小时,张苏阳就决定投了。

从办公室出来,李自然形容“一股走上人生鼎峰”的感觉,想象今后的公司会一飞冲天,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对抗脸书和推特了。

然而不幸的是,这个项目最终也没做起来。


商业领域的“高晓松”

不过项目没起来,李自然并未悲观,反而感觉“很幸运”。

“创业本身就是个大概率失败的事。失败没关系,重头来过就好。快速试错,才有机会更快地找到成功的路。相反做个项目半死不活,最终耽误了时间,这里的机会成本损失才更大。”

他后来总结Mera的失败原因是找错了路径,他做的是基于邮件的社交,而当年的社交风口不在邮件,做邮件产品的全都死了。

经过短暂休整,李自然今年去东南亚考察了一段时间,发现了印尼市场的机会。因为发展差异,中国许多已经成熟的互联网产品可以直接复制到印尼,李自然准备在这里开拓音频产品的市场。

2019年7月中旬,他拿到了天使轮,第一个印尼员工也已经到岗了。

创业多年,李自然坦言“创业改变自己很多”。因为创业需要,强迫自己做出改变。以前中国的出海生意,不少游走在各国法律的灰色地带,讲究“闷声发大财”。而现如今,随着企业愈发人格化,个人魅力型的CEO占据优势,自带粉丝的人创业要容易很多,罗永浩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。

他决定做一档视频节目,把自己的观察和经历拿出来分享,用来“吸吸粉”。

最初的《李自然说》,内容蛮“杂”。金庸去世了,讲武侠小说。IG夺冠了,讲电子竞技,他甚至还花了三期视频来讲数学的黎曼猜想。一方面这显示了他的“无用”书看得多,知识储备广,但也反映了他摸索阶段的迷茫。

“做了20多期,粉丝才300多个,不过这在我的意料之中。和创业一样,从0到1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。但从1到10,从10到100,就会顺利起来。”

做到“5G到底是什么”的时候,《李自然说》开始火了,每期有10万以上的播放量。从2018年12月后,《李自然说》在Youtube上被推荐得越来越多次,范围也越来越广。找对了方向,他的视频内容开始往“科技与创业”上集中。

他在视频中分享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,什么“如何约见行业大佬”,“自媒体大佬运营手法揭秘”,“三四线城市的创业红利”,这些都由李自然创业路上的“实战经验”萃取而成。

有些观众喜欢他的独到观点,有些喜欢他的实用分享,有些喜欢他的创业故事。“虽然我不创业,但看你视频也让我间接体会到了创业的辛苦与乐趣,感谢你让我增长见闻。”某个视频下方的一条评论获得了大量好评。

科技与人文,看似不相容的事物,杂糅在《李自然说》中。一面充满理性光辉,一面散发感性气息,两者交融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。

“杂谈有高晓松,文化有梁文道,经济有吴晓波,科普有李永乐,但在商业领域没有一个代表人物,而这就是我的目标。”

李自然的眼神透过眼镜,信心满满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26611387/answer/821232352